1962年,二战著名将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对毛主席说,您指挥的三大战役可以和世界上任何经典战役相媲美!毛主席听了却摆摆手说,三大战役不算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今天我们就详细的聊一聊被毛主席称之为自己军事生涯得意之笔的四渡赤水。 在聊四渡赤水之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在长征初期召开的四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因为正是这几次重要会议,才使毛主席逐渐取得了军事指挥权,这才有了后来在长征路上一系列的神来之笔。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1934年10月10日晚上,中央红军8.6万人从瑞金等地出发,进行战略转移,计划与湘西的红2,红6军团会合,然后实施反攻,打破蒋介石的围剿,恢复中央苏区。
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特别是惨烈的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从8.6万人,锐减到3.7万人,湘江战役使五万先烈长眠在了湘江,这场战役有多惨烈呢,有人后来是这样说的,“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可见真实的战场远比文字描述的更加惨烈。剩下的三万多人一大半也都是伤病员,而且缺粮少弹,士气低落,已经到了全军覆没的边缘,广大官兵对博古,李德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行军路线日,中央红军来到湖南省通道县。此时,得到情报,在湘西的靖县,绥宁,城步,武冈一线地区蒋介石已经布下了相当于红军5倍的兵力,并且构筑了大量碉堡工事张网以待。于是12月12日在通道县县溪镇恭城书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行军路线,历史学家把这次会议称之为“通道会议”。 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前面有敌人重兵埋伏,肯定不能去,但是博古和李德仍然主张继续北上,完全不顾已经变化的敌情,非常教条的坚持北上同湘西红2,红6军团会合,毛主席坚决反对这一计划,表示敌人已经集结了重兵,此时再去和红2,红6军团会合,必然会导致全军覆没,应该立即转兵西进,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毛主席的这一主张得到了与会多数人的支持,于是中革军委一份十万万火急的电报发到了各军团,命令各军团向贵州进发。中央红军突然转兵西进,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一下子把十几万敌军甩在了湘西,避免了中央红军全军覆没的危险。历史学家称之为“通道转兵”。通道转兵也是自1932年10月宁都会议撤销毛主席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以来第一次采纳毛主席的主张。人还是这些人,但是听毛主席的主张,立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转危为安。但是通道会议也只是改变了行军路线军团会和的战略计划仍然没有改变。
通道会议后,中央红军兵分两路向黎平进军,接连突破黔军多道防线军团击败驻守黎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守军,攻占了黎平县城。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县城德凤镇二郎坡一个叫“胡荣顺”的店铺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历史学家称之为“黎平会议”。 会议由周恩来主持。李德因患疟疾发高烧没有出席会议,但是托人把他坚持同红2、红6军团会合的意见带到了会上,这个洋顾问还是要坚持同红2,红6军团会合。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央红军行动方针问题,围绕“北上”与“西进”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会议一开始,博古就代表他和李德发言,强调北进湘西同红2、红6军团会合,是经共产国际同意的战略计划,中央红军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越雷池一步,即便现在转兵贵州,也应该从黔东南一带继续向湘西进发。 博古说完,毛主席接着发言,敌人已在湘西布设重兵,中央红军如果继续北出湘西,势必将与敌重兵展开决战,这对已经疲惫不堪、减员严重的中央红军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必须放弃原定计划,转而向贵州西北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会后经民主表决,与会多数同志赞同毛主席的主张,决定放弃同红2、红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黔西北进军。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向黔北挺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锦平等7座县城,武器装备,兵员给养得到了极大补充,改变了长征以来被敌军“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把敌军远远甩在了湘西,使蒋介石在湘西地区围歼中央红军的计划完全破产。黎平会议采纳了毛主席西进贵州的正确意见,确立了中央红军向黔西北进军、建立新的根据地的战略行动方针。 按照黎平会议决议精神,中央红军兵分两路,于1934年年底分别进抵乌江南岸各渡口,准备强渡乌江。蒋介石一面密令薛岳率10万大军一路追击红军进入贵州,一面急令黔军王家烈严防死守乌江,堵截红军于乌江南岸。此外,蒋介石还调动湘、桂、滇、川4省地方部队杀入贵州,妄图把乌江变成第二条湘江。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博古,李德又不同意过乌江,仍然坚持回兵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红军内部对进军路线亦然有分歧,但是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毛主席的主张是正确的。于是12月31日,在到达猴场的当天,中央政治局便召开会议,历史学家称之为猴场会议。为了消除政治局内部的分歧,会议再次讨论红军的战略进军方向问题。猴场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博古,李德再度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主席提出的以遵义为中心向黔北,川南发展建立新根据地的主张。 猴场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军事指挥权问题。明确指出今后部队的军事决策必须置于政治局的集体领导之下,统一了军队的指挥权问题,实际上是撤销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猴场会议还恢复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会议指出:“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开展我们的赤化工作,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苏维埃的旗帜之下”。猴场会议后,李卓然、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在珠藏镇桐梓坡成立了农会和游击队,这也是长征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农民武装和农民政权。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强渡乌江后,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作为开路先锋,于1月5日晚进至距离遵义45公里的团溪镇。1月6日总参谋长赶到团溪镇亲率红六团向遵义开进。下午3点多,红六团攻占了距离遵义15公里的外围据点深溪水,消灭了黔军一个营。为了减少伤亡,采纳了红六团团长朱秋水,政治委员王集成智取遵义的建议,命令先头部队化妆成黔军的溃兵,骗开遵义城门,其余部队随后跟进,如果计划不成,则实施强攻,迅速夺取遵义城。1月6日晚9点多,红六团第一营营长曾宝堂率领先遣队伪装成黔军,并由十多名经过教育的俘虏带路,冒雨向遵义进发,带路俘虏用贵州本地话开始叫门,并准确回答了哨兵一连串的盘问,城楼上的哨兵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于是打开了城门。曾宝堂率领部队迅速冲了进去,俘虏了城楼上的哨兵,割断了电话线,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守军顿时乱作一团,狼狈的弃城而逃,就这样黔北重镇遵义在1月7日凌晨,被顺利拿下。1月9日,中央红军在遵义城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占领遵义以后,把敌人追兵甩在了乌江以南地区,部队取得了难得的休整机会。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召开了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会上比较系统的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毛主席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会后,张闻天根据与会多数人特别是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博古、李德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了积极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了运动战,是第五次“围剿”不能粉碎的主要原因。决议充分肯定了毛主席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遵义会议还制定了红军今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四川建立新的根据地。 遵义会议以后也逐渐形成了以,朱德,周恩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核心领导集体。 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中央红军要北渡长江在四川建立新根据地。
为了达成北渡长江的目标,一月20日晚上11点,朱德向各个军团下达了作战命令:1、红一军团为右纵队,从松坎出发,沿温水、习水、百簧厂向赤水前进,迷惑和抑留綦江、合江之敌,驱逐和消灭温水、习水的黔军,迅速夺取赤水、纳溪渡口;2、红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为中央纵队,分别由绥阳、泅渡站、高坪出发。经温水、良村、东皇场、土城、猿猴(抗战胜利后改名元厚镇)、旺隆场、赤水向纳溪前进,迟滞和脱离可能的追敌,驱逐官店、东皇场、土城之敌,迅速夺取赤水并掩护右纵队左侧后方;3、红三军团为左纵队,从赖板凳、遵义出发,经回龙场、土城,进至土城、猿猴地区,准备渡河后进至江安,脱离尾追和侧击之敌,并准备必要时与尾追和截击之敌作战。 各路红军在夺取土城、赤水县城后。
在宜宾和泸州之间的纳溪、大渡口、江安等地北渡长江。 为了配合中央红军这一战略行动,中共中央电令红二,红六军团向川东地区发展,造成深入川东之势,钳制和分散敌人围攻兵力,配合赤化四川;电令红四方面军向重庆方向行动,吸引重庆川敌主力于自己当前,掩护中央红军顺利渡江。 我们再看看国名党各路军阀的部署情况: 在遵义的东面,一直尾追中央红军的湖南军阀何健所部,在川湘黔边境的酉阳、秀山、松桃、铜仁一线修筑堡垒,防止红军东进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和,并准备西渡乌江,参加围剿;黔军王家烈部犹国才一个师在湄潭、凤岗绥阳进攻。 在遵义南面,尾追中央红军由湘入黔的中央军薛岳兵团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在控制了贵阳、息烽、修文、清镇等地后继续北上,先头部队进至乌江南岸各重要城镇,准备向遵义推进;黔军王家烈的何知重、柏辉章2个师北渡乌江、鸭池河,准备沿刀靶水、赖板凳、打鼓新场向遵义进攻。另外,桂军廖磊部,已经进至黔南独山、都匀一带。 在遵义的西面,位于云南一侧的滇军孙渡部四个旅,正准备向贵州威宁、毕节前进,已经到毕节以西地区。 在遵义的北面,“川南剿总”潘文华部在泸州及其东西400公里的长江沿线和南岸地区布防,严密封锁长江,并准备以攻带守,全力阻拦中央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和。其模范师副师长郭勋旗率领三个旅已经进入川南的綦江、赶水地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贵州松坎以北地区。黔军蒋在珍部在正安及其以南防守,侯之担教导师部分驻守仁怀、土城、赤水、习水、温水地区。 此外,中央军上官云相部,已由河南经湖北进到四川奉节、万县待机,准备参加对中央红军作战;湖北军阀徐源泉部正向四川东南部的黔江、彭水前进。对中央红军形成多层次、铁桶般的包围,可以说密不透风。 就在朱总司令发出北渡长江的命令前一天,蒋介石已经先出手了, 1月19日蒋介石已经向各个军阀下达了围歼红军于长江南岸的命令,面对敌人169个团,四十万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话又说回来,围堵中央红军的各路军阀虽然有四十万人马,但是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心里也明白的很,你蒋委员长明面上是围剿红军,实际上是想借围剿红军的名义把我们也拿下,所以在围剿红军上并不是都很积极,只要红军不来我地盘,爱咋地咋地。这些军阀里也有积极围剿的,比如贵州王家烈和四川的刘湘。王家烈积极那是因为老窝都被红军端了,再不拼命家都没了。刘湘积极那是因为拿定了红军要北渡长江,北面的张国焘已经让刘湘一个头两个大,再来一个朱毛红军,那四川还有我刘湘什么事,再说如果把红军放进四川,蒋介石也会跟过来,即使把红军歼灭了,蒋介石也会乘机拿下四川,到头来还是没我刘湘好果子吃,所以说对刘湘来说出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把红军堵在四川以外,坚决不能把红军放到四川来,所以川军是围堵红军的所有军阀中最玩命的,派出的部队也是川军最精锐部队。 1月25日红一军团在的指挥下兵分两路向赤水城进发,红一师沿赤水河东岸推进,当天晚上占领旺隆场。红二师西渡赤水河向复兴场前进。 在赤水河东岸的红一师占领旺隆场后,立即派出侦查队侦查敌情。当获悉当地镇长正在抓挑夫给赤水守军送铺草的情报后,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决定,以一部分兵力伪装成送铺草的老百姓混入赤水城,主力随后跟进,智取赤水城。1月26日早上,化妆成老百姓的红三团一连二排,在排长马荣生的带领下,挑着铺草向赤水县城前进。当走到距离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陂洞,重盘山附近时,遭遇川军的盘查,川军一听挑铺草的老百姓不是本地口音立马警觉起来:怎么着兄弟,你这铺草是从江西挑来的吧,眼看身份要暴露,马荣生立马下令抄家伙,和川军章安平旅接上了火!前面说过川军对中央红军那可是真玩命,加之川军又占据人数,地形,装备优势,战斗持续到27日清晨,红一师被迫撤出战斗退守旺隆场。黄陂洞战斗结束,红一师牺牲了300多人,攻占赤水县城的意图没有实现。 当红一师在黄陂洞和川军激战的时候,红二师也和川军开始了激烈的战斗,1月27日红二师发起进攻,战斗至中午,没有取得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胶着的战场态势对红军越来越不利,反被川军一个团攻击了侧翼,红二师腹背受敌伤亡很大,于是命令红二师也撤出战斗,复兴场战斗结束,红二师也未能完成夺取赤水县城的任务,至此,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的计划已经难以实现。 红九军团这边的情况也不妙,在红一军团与川军在赤水县城东南的黄陂洞、复兴场激战的时候,中革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暂时由红一军团指挥,配合红一军团夺取赤水城,然后经习水县城官渡方向北上,向四川合江县发起进攻,进而向泸州方向迂回,与红一军团对泸州形成围攻之势,从而加速北上渡江。1月26日,红九军团按计划从官渡出发,向合江前进,当走到箭滩场附近时与川军徐国暄支队以及当地民团遭遇,川军和我军反复冲杀,战斗持续了一天,双方都不能消灭对方,打成了拉锯战。就在此时,川军廖泽旅部分人马由习水敢来增援,企图切断红九军团后路,眼看情况危急,军团长罗炳辉,随即命令交替掩护退守官渡。鉴于当天的整体形势对红军很不利,当晚,中革军委电令红九军团放弃北上合江,向红一军团靠拢,1月27日,红九军团同红一师会合,随后红九军团担负警戒任务,随时准备阻击尾随而来的川军。 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1月26日,就在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刚刚到达土城,川军郭勋旗就率领3个旅尾随而来。 面对红一,红九军团北上赤水城受阻,川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 ,要想北渡长江就必须消除后顾之忧。于是决定抓住敌人追兵不多 ,薛岳兵团主力尚在乌江南岸 黔军侯之担刚被击败的有利时机 ,以红一,红九军团各一部集中阻击赤水 ,习水方向的川军,集中主力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伏击郭勋旗先头部队四个团。
1月27日下午两点围歼郭勋祺的战斗正式打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出乎意料的是,非但没有消灭郭勋祺,到28日中午的时候,反而被川军潘佐的独立第四旅突破了红五军团的阵地,向土城中央红军指挥部逼近,如果不挡住这股敌人,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中央领导机关就有被俘虏的危险,中国革命到土城这里也就结束了。在这紧急关头,毛主席命令陈庚率领干部团迅速增援红五军团夺回阵地,同时急电红一军团红二师火速回援!朱老总也亲自到前线指挥。顺便说几句,干部团都是红军各级干部组成的,军政素质过硬,战斗力极强,这些都是革命的种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到第一线作战的。在陈赓率领下,干部团干净利落的打退了川军,稳住了战局。这一切都被在白马山上指挥战斗的毛主席看的清清楚楚,兴奋的对身边人说,“陈赓行,可以当军长!”经过28日作战,川军的兵力之多,战斗力之强远超想象!而且川军的其他部队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增援,围歼战打成了拉锯战,形势对我军越来越不利。后来从俘虏的川军那里才知道,郭勋祺不是四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一万多人,后面还有川军其他部队紧跟在郭勋祺旅后面!情报出现严重错误!于是毛主席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在29日凌晨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河从古蔺南部西进。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